熱門關鍵詞:
熱門關鍵詞:
夏玉米進入灌漿期,這一時期主要為了保證良好的籽粒灌漿,為豐產豐收提供基礎保障。但同時要注意田間管理,防止減產,以及玉米晚熟,妨礙收獲。
水肥管理
1.追施氮肥。抽穗后,大部分地塊施基肥的肥效已基本耗盡。為了保證籽粒充實和飽滿,需要供應有效的氮肥,防止玉米早衰,增加千粒重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,根據生長期肥料使用情況,每畝可施碳酸銨50公斤或尿素16-20公斤。
2.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。在玉米的生長發育中,不僅需要氮肥、磷肥、鉀肥的供應,還需要微量元素肥料的增效。例如,硼可以促進光合作用產物向種子的運輸,增加千粒重。
3.禁止大水大肥。灌漿期澆水追肥增加玉米產量是保證高產豐收的關鍵,但一定不能放太多,否則容易導致玉米晚熟,影響產量。
加強現場管理
1.中耕和起壟。玉米中后期倒伏是限制玉米增產的主要因素。灌漿后期宜淺栽一次,以疏松土壤通風,除草保墑,防止傷草,利于養分分解,促進根系吸收,防止葉片早衰增產。此外,中耕起壟也有利于玉米抗倒伏。暴風雨經常發生在7月和8月,導致玉米倒伏。因此需要注意的是,起壟高度為7-8厘米,可以促進氣生根的發育,增加支撐根的數量,防止倒伏,便于排灌,掩埋雜草,增加產量。
2.隔行去雄。提高雜交授粉率,增產5% ~ 10%左右,是增產的重要措施。去雄時,天花應拔除約1/3 ~ 1/2,拋于田外。一般來說,隔株去雄的效果要比隔行去雄好,因為隔株去雄使被去雄的植株前后左右都未去雄,增加了授粉的機會;此外,地頭的植物不應去雄,以免影響授粉。
3.全田去雄。玉米雄花散布花粉,約15天后花粉散完。然后,應該把雄花從莖上取下,扔到田外,以減少對資源的競爭。
4.拔出空稈。由于品種特性或苗過密,有的玉米在根際生長1 ~ 2個分蘗,但不能長出枝條。這些空稈、空蘗要拔除,以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,減少肥料消耗,利于植株正常生長發育,促進大穗大粒的形成。
5.充分利用陽光。灌漿期的主要目標是保護根和葉,防止葉片早衰,促使玉米穗粒多、粒重,從而獲得高產。玉米適當晚收是一種簡單易行、不增加成本的增產技術。
6.及時控制病蟲害。玉米灌漿期主要病蟲害有葉斑病、彎孢葉斑病、褐斑病、銹病、第三代玉米螟、蚜蟲、粘蟲等。噴灑三唑醇或戊唑醇防治彎孢菌葉斑??;噴施2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可防治褐斑病和銹??;第三代玉米螟在穗、葉背噴施5%甲維鹽,每畝6克;蚜蟲每畝噴施70%吡蟲啉10-20克;擬除蟲菊酯和氨基甲酸酯殺蟲劑防治粘蟲。
7.適時收獲。只有適時收割,才能有好收成。適時采收,一般玉米苞片干燥疏松,種子變得堅硬有光澤,乳線消失,基部出現黑層,即全熟期,一般品種僅在9月25日左右,即成熟后45-50天左右才能達標。此時,收獲產量高。
玉米早收會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的提高。因此,如果小麥在生產中不受影響,應盡量晚收,并延長灌漿時間。收獲時間推遲一天,千粒重平均每天增加2 ~ 3克,糧食產量平均每天增加5 ~ 6公斤/畝。因此,在不影響下一次小麥正常播種的情況下,玉米收獲應盡量推遲。這項技術不增加任何成本投入,還增加了千粒重,對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有顯著效果。
想要了解更多玉米灌漿信息,請點擊在線客服,或撥打4000-0900-751,鄭州領先期待與您的合作!